隨著嘉賓手掌按下,一道道光束升騰而起、匯聚洛陽,一只鳳凰涅槃重生、一飛沖天……10月17日,第六屆世界古都論壇開幕場景直擊人心,形象闡釋了本屆論壇“古都·新生”的主題寓意,引人關注深思。
在中華文明的璀璨星河中,古都始終是永不熄滅的燈塔。從長安,到洛陽,再到北京,這些承載著千年文明的城池,用青磚灰瓦鐫刻著民族記憶。當現(xiàn)代化浪潮席卷而來,古都要續(xù)寫新的時代傳奇,就不能一味守舊、創(chuàng)新不足,甚至躺在過去的輝煌里吃老本,而須尊古不泥古、創(chuàng)新不失宗,順勢而為、主動求變,才能贏得前所未有的蛻變與新生。洛陽作為十三都古都,是古都中最亮的星之一,正是在“變”與“不變”中鳳凰涅槃,浴火重生。
“變”的是對時代篇章的精彩創(chuàng)造。漢服店數(shù)量3年增長75倍,一件漢服不僅帶火了一條完整的漢服產業(yè)鏈,更帶火了一座城市。今年國慶中秋假期,洛陽接待游客879萬人次,旅游總收入75億余元,再次進入全國文旅消費目的地十強。近年來,洛陽走新文旅之路,不斷創(chuàng)新推出文旅新業(yè)態(tài)、新模式、新場景,在持續(xù)線上引流、線下變現(xiàn)中,成功晉級為全國文旅頂流。當洛邑古城“天女散花”出圈全國,當城市民宿翻倍增長,當旅游演藝不斷上新,曾因文旅流量不足而困惑的洛陽,既守得住經典,又當?shù)昧司W紅,讓古老的文明不斷精彩講述嶄新的故事。
而“不變”的是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精心守護。前不久,玄武門主城樓完工,到玄武門找“傳國玉璽”成為網上熱門話題。近年來,洛陽砸下數(shù)十億元重金,加快隋唐洛陽城歷史中軸線和宮城區(qū)格局保護展示工程建設,天街貫通,天津橋開建了,洛浦秋風上馬了……千年古都堅守文化情懷,向古而新,千年文脈生生不息,在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之間找到平衡,讓洛陽成為人們望向歷史深處的窗口。當華麗的漢服拂去厚厚的歷史塵埃,當從定鼎門到玄武門8公里盛唐文化長廊初綻芳容,當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博物館投用再現(xiàn)漢魏雄風,當人們上班如上朝,逛街如逛皇宮,人們感知到的不僅是輝煌歷史的重現(xiàn),更是文明永續(xù)的密碼。
越古老,就越年輕;越是堅守過去,就越是自信邁向未來。洛陽這座古都,在守正出奇、開拓創(chuàng)新中找到了厚重歷史之上的輕盈生活?;蛟S,這就是本屆世界古都論壇孜孜求索的“新生”答案。